“我和我的野外记录簿”经典故事寻访 ——舒良树老师访谈记录

发布者:白若蓉发布时间:2024-01-25浏览次数:12

“地质工作是所有国民经济建设的先行,而野外工作又是地质工作当中最基本和最先行的环节”,访谈伊始,舒良树老师就开门见山,强调野外工作的重要性,而野外记录本就是野外工作第一手资料的载体,各项基础数据和大自然中的重要现象都通过这个载体得以保存。他强调野外记录本对国家、单位和个人的至关重要性,记录真实详细的野外记录本非常有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因此,国家对野外记录本有着严格的要求和使用规范。“你在野簿记录时使用的笔不能用普通的碳素水笔,必须用铅笔,因为碳素墨水容易变质掉色,而铅笔不会;碳元素性质稳定,能长时间保存。”舒良树老师介绍道。

一些生动的小事例打开了舒良树老师的思绪和言谈。围绕着野簿点滴,舒良树老师反复强调野外记录既是地质工作的基本功,也是个非常严肃的工作过程;所记录的现象、所测量的数据都是工程建设、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最原始的依据。以南京长江大桥为例,他侃侃而谈:“南京长江大桥必须建立在地基能保持百年以上稳定性的基础上。为了保证大桥桥基100年不出问题,前期的地质调查和勘探工作就非常重要。我们必须要做好设计、做好记录、做好野外观测。而这些宝贵的原始文字和数据,就记录在你的野簿里。如果有一条大的断裂破碎带隐伏在桥基底下,那我们就要避开它,或者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我们必须确保大桥建在安全和坚固的桥基之上,这样大桥才能历经变幻,百年坚固,百年稳定。”

野簿保管也非常重要。江西德兴铜矿是亚洲最大的露天铜矿。舒良树老师曾工作过的江西省地质调查局(简称江西地调局)早年负责了对德兴铜矿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有一次,记录有德兴铜矿某个重要矿带坐标位置数据和详实现象的野簿被不慎丢失了。当时,参与相关工作的地质人员都心急如焚,深感问题的严重性,所幸最后在附近的老乡家里找到了,避免了国家机密的泄露。“如果被坏人拿去了,给搞到国外去,则国外就掌握了我国拥有这种重要资源的原始数据了。那对国家就是一个隐患了。幸好找到,没事。”舒良树再次强调了保管野簿的重要性。

野簿记录必须真实可靠。关于国家对野簿记录可靠性的严格要求,舒良树老师分享了一个真实的事例。有一天,一位区调地质队员在野外工作时发现并记录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质现象,但他在追踪这个现象时遇到了一个山包。他实在太劳累了,劳累使他产生了惰性,这位地质队员就没有爬山去追踪观察和记录,而是想当然地直接将这个重要矿化延伸点的位置标放在了山顶。由于此地质现象非常重要,上级地调领导对此颇为关注,马上派员前来考察与检查,到达山顶后却发现除了浮土外啥都没有,并不存在这个重要地质现象的延伸情况。由于该点位关系到后续的国家经济建设,该地质现象及其相关工作因此被宣布作废,必须重新工作,属于一个非常严重的责任事故。最后,责任人受到连降两级工资的处罚;在上世纪60年代,两级的工资足够一个月的生活费,可想当时的惩罚多么严厉。在分享完上述故事后,舒良树老师感慨道:“野外记录是非常严肃的事情,不但是基本功的训练,也是对一个人责任心和人品的检验和考验。所以地质野簿除了它的科学意义和生产价值外,也能反映一个人的人品和素质。”

做好野外观察对地学教学和人才培养也非常重要。舒良树老师道:“在一代又一代地学工作者的教学传承中,有一个互动过程,那就是教学相长,相辅相成,师生共同提高。在进行野外工作时,如果发现一些非常重要地质现象的话,必须要将其真实准确地记录下来。其重要的研究成果就是很好的教学实例,就是一个野外研究与教学工作(包括人才培养)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过程”。

舒良树老师指导过的一位研究生,从本科三年级下学期就开始跟舒老师做野外工作和毕业论文。在他的指导下,通过地质实践,这位同学较快掌握了全套野外-室内工作方法,具有扎实的地质功底。有一天,这位同学在野外发现了一类很重要的岩石构造组合,很可能和古老的大洋形成与演化密切相关。他及时告诉了老师。舒良树敏锐觉察到该发现的重大科学价值,当即返回再次认真考察,确认了该研究生发现的正确性及其重要意义。由于这一重要发现,通过随后深入而系统的野外调查,采获了大批珍贵的岩石样品,并回校进行了先进的多技术方法的分析测试,最后确定这些岩石确实具有古老大洋地壳的性质,和古老的洋陆演化密切相关,进而推断这一地区在遥远的8.7亿年前还是大洋地壳,曾经发生了类似现代太平洋大陆边缘的俯冲过程,在古老俯冲带的前缘形成了岛弧,在8.3亿年大洋闭合,发生陆陆碰撞,成为新元古代造山带的重要组成。这位同学在读研六年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11篇SCI论文,2020年直接受聘西北大学正教授,并顺利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2023年获得国家自然基金优秀青年项目。“如果不重视野外工作,没有扎实的野外基本功,你就没有这种重要发现的意识和能力。如果野外工作不严谨,观察有误,记录失实,你在记录本上说这个地方发现了古大洋碎片(蛇绿混杂岩),结果人家过来重复工作和检查,发现不是这么回事,那岂不是非常糟糕”,舒良树感慨地说。

还有一次,舒良树老师带领两个博士研究生和一个硕士研究生前往江西南部的定南、龙南、全南等地进行野外考察。在野外工作中,他们发现了形成于1.8亿年至1.6亿年前的黑色基性喷出岩(玄武岩)和紫红色酸性喷出岩(流纹岩),两者呈互层状分布。根据鲍温实验反应序列,在结晶温度较高的基性喷出岩和结晶温度较低的酸性喷出岩之间应该有结晶温度居中的中性喷出岩(即安山岩)的存在。但是在他们的区域野外调查中并没有观察到安山岩的存在。据此他们判断这是古裂谷背景的双峰式火山岩。其原因是,由于裂谷的快速拉张,导致上涌的基性岩浆快速降温到酸性岩浆的结晶温度,因而主要形成基性玄武岩和酸性流纹岩,极少或没有中性的安山岩。为了进一步阐明这个古裂谷构造的详细地质特征,舒良树老师带领研究生进行了更大范围的野外考察和研究,包括绘制多条野外剖面图以及一个点一个点地追踪观察。后续的室内分析测试不仅证实这确实是双峰式火山岩,而且确认这个裂谷构造形成于早-中侏罗世陆相湖泊环境,从而恢复了赣南地区早-中侏罗世的古构造和古地理。这一成果作为研究实例已经融入进了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

我国华南地区中生代地质演化中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就是在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之前,华南地区如何从大陆转换到板块边缘?这个转换过程发生在何时?舒良树和学生们通过野外的一系列发现和研究成果,较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使博士生们发表了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顺利取得了博士学位,而且在2012年获得了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随后不久,毕业的博士们有的晋升为中广核电集团的高管,有的受聘为中国地质大学的教授。“在野外,通过一个点上的认真考察与记录,往往能从蛛丝马迹中,从非常复杂、纠缠不清的地质现象中发现非常有用的信息,提取出这种信息所蕴藏的重要科学意义,进而由点到面深入工作,就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理清各种地质现象之间的关系,重建古地质演化历史”。“善于发现野外地质现象所隐藏的重要信息及其意义,对青年学者的科学创新与突破,是非常重要的。”舒良树老师深情地对我们说到。

普通地质学课程(亦称地球科学概论、固体地球科学基础、地质学基础等),是地球科学专业的本科生在进入大学学习时最早接触到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囊括了地球科学各个二级学科基础知识的最必要内容。为了让学习这门课程的学生不但能有学习兴趣而且能较快地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不仅要求授课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喜欢,学生能听得懂、能掌握基础知识点,并能拓宽延展所学的内容,而且一定要编好一套与时俱进、紧跟国际科学前沿的教材。舒良树老师多次强调,教材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一定要确保准确无误,不能出现任何纰漏。不能误人子弟。“没有丰富的野外工作经验,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学实践,是编不好地质教材的”,舒良树老师指出,“教材内容要有典型实例和实物的佐证,这样才具有特色,具有生命力”。“而佐证教材内容的重要实物就是野外工作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自己在野外获得的资料最能打动人,也最有说服力”。“对我来说,编写新版《普通地质学》教材,是在我工作二十多年基础之上才开始思考和筹备的,在此之前我不敢编这个教材,原因是《普通地质学》教材是大学新生的专业启蒙教材,责任太重大,会影响学生一辈子的。”舒良树感慨道。

在三十多年的地质实践经历中,舒良树老师不仅从事了基础地质-大地构造研究、石油地质研究和区域地质填图等,足迹遍及华南、天山和高山戈壁,而且还实地考察了我国台湾、海南岛以及法国、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地区与国家的经典地质现象,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每次野外工作,他都将所看到的各种典型地质现象尽可能详实地记录在野外记录本上,并用相机将其清晰地拍摄下来。每一张照片都标注详细的信息,包括拍摄时间、拍摄地点和地质内容等。舒良树老师已经将这些第一手地质-构造影像资料存储在一个大硬盘里,足足有数万张之多。

在取得充足的第一手野外地质资料后,舒良树老师结合国外最新教材、国外教授授课讲义与课件,结合中国高校的具体教学要求以及自己多年讲授普通地质学课程的实践,从2006年起开始编写新版《普通地质学》教材,有的放矢地将记录本里典型实例的文字内容和照片添加到教材中,并在课堂上接受同学们的检验。力求条理清晰,言简意骸,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国际前沿,最大程度地吸引同学们的兴趣,满足同学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好奇心。如此反复磨炼,逐渐取得了较好成效。舒良树老师编写的《普通地质学》(第3版,全彩色)教材2010年出版以后,受到了全国各地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广泛关注。截止今天,新版《普通地质学》已度过了13个春秋,全国近百所地学院校和科研单位选购这本书。根据教育部地球科学类招生计划,全国50%以上的地学院校学生在使用这本教材。该教材已为部分外国地质界朋友所看重,向其索取此书。

“如果只是在学校里教书,不做或者极少做野外工作和科学研究,那所有的教学资料只能用人家的,每个教学实例图片都要标注人家的出处,则这种教学是很憋屈的。许多大自然地质现象你就无法跟学生交代清楚,你自己都说不清楚。学生怎能信服?”舒良树老师说道。

关于自己的教学工作,舒良树说:“自己做的工作,就能够说的很清楚,回答所有同学的问题也能让同学们满意。所以我觉得,野外观察工作、野外记录本的记录,对原始资料的获取和重要信息的提炼,是至关重要的,而且对我的教学非常有帮助,使教学内容‘有骨头有肉’,充满活力,有发展的动力”。”一本好的教材,光有自己的工作还不够,还需要有别人的评价。别人的评价是一面镜子,能够促进自己的工作,使自己更自知之明”。根据地质出版社的统计资料,舒良树老师主编的《普通地质学》(第三版和第四版)教材发行量达到23万册,受到了全国各个地质院校师生以及成人教育和大专教育学员的一致好评。

舒良树在44118太阳成城集团授课时,不光为44118太阳成城集团的本科生授课,还面向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古生物地质研究所甚至环境学院和物理学院的学生,最多的时候上课同学达两百多人。同学们都非常喜欢他的授课。

在立足本校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舒良树老师根据教育部要求,对《普通地质学》课程实施了网络教学,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普通地质学》课程的传播与推广。2008年,该课程被超星出版社选中拍摄课堂授课实况视频,并于2009年在超星出版社网站上全国播放,全国学习者的点击播放量迄今已逾数十万次。2016年,教育部组织开展全国高校网络教学的建设,舒良树的《普通地质学》被遴选为江苏省重点网络建设课程。2017年,44118太阳成城集团教务处委派南京福田公司为舒良树录制-制作课堂教学视频,历时一年,2018年起在中国大学爱课程网站开课,次年即成为44118太阳成城集团的3门首页轮播课程之一。该网课至今已开课7个学期,共有五万多同学注册该课程学习,名列全国地学类网课前列。每个学期舒良树教学小组在网课平台上和同学们的答问、讨论交流等互动文字记录均大于400页A4纸(均在地科学院留存)。

由于心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不懈努力,《普通地质学》课程2007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2013年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20年被评为全国一流线上课程,其教材2021年获得了中国教材委员会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2023年该课程和教材作为主要成果之一,参获了陈骏院士领衔的全国教学成果一等奖。其本人也在2022年获得了44118太阳成城集团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奖。“没有长期的科研实践,包括见证扎实野外功底的野外记录本和大量第一手资料的积累,我的教学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也就根本不可能获得这些荣誉”,舒良树真诚地道出了他的结论性体会。